功放噪音大和失真及啸叫故障的检修方法
一、后级功放板的电流哼声
1、将音箱驳入功放,开启电源,挪动电源变压器位置直至哼声减弱,再用金属罩(可以是铁壳)和住固定。
2、如果变压器次级引出是排线,应将其拆开改作编织绞线。
3、将线路板上喇叭输出引线的负端焊下,在滤波电容之后的大面积接地铜箔处可以找到一噪音最低点焊接。
4、增大或更换滤波电容。此方法极少用,笔者做过多次试验,证明±25V以上、功放末级电流2~7.5A的电源,滤波3电容值不小于3300μF均不会出现电流哼声。
5、改变功放板的安装位置,将散热器横置于变压器与线路板之间,起磁屏蔽作用,减弱电流哼声。
二、功放后级咝咝声
1、取1000pF瓷介电容,在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上各并焊一只。滤波电容之后的正负电源支路与地之间各并入1~3只100μF电解电容和0.1μF的MKT电容。
2、取容量在220~1500pF之间的薄膜电容并入信号输入端与地之间试听,选用咝咝声最小的一只电容;且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凭听感要求以不影响高频特性为准。以上的防噪方法是在切断前置输入来进行的。同样可以用于前置放大的降噪处理。
三、功放前级的哼声
1、将直流电源线路“+”端断开,串入100~300mH的电感,严禁虚焊。
2、用塑料棒或竹筷子夹住音源输入端至前级放大板的引线,寻找一哼声最小处固定。
3、改变前置与后置放大板的接地点。若二者是用屏蔽线作连接的,应将屏蔽线一端的屏蔽网焊入后级输入端地,而另一端不接地。前置与音源输入接口的接线也如此,只在音源输入一端接地。这样,就不会形成接地环路,不会交连耦合出讨厌的哼声。
四、功放前级咝咝声主要出现在反馈式音调电路中,特别是搭棚焊接的,高频咝咝声严重。解决方法是用薄铜皮将其屏蔽起来,或者改抽成无源衰减式音调电路,可有效降低咝咝声。其他方法参考一、二项。以上的几种降噪措施只限于晶体管、集成电路功放中应用。当然,电路底板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诸如电源、音频信号走线、模拟地与数字地的布局等等,这些不在本文叙述范围之内。
五、功放的噪声、失真及啸叫故障的检修方法
放大器的噪声有交流声、爆裂声、感应噪声和白噪声等。
检修时,应先判断噪声来自于前级还是来自于后级电路。可把前、后级的信号连接插头取下,若噪声明显变小,说明故障在前级电路;反之,故障在后级电路。
交流声是指听感低沉、单调而稳定的100Hz交流哼声,主要是电源部分滤波不良所致,应着重检查电源整流、滤波和稳压元件有无损坏。前、后级放大电路电源端的退耦电容虚焊或失效,也会产生一种类似交流声的低频振荡噪声。
感应噪声是成分较复杂且刺耳的交流声,主要是前级电路中的转换开关、电位器接地不良或信号连线屏蔽不良所致。
爆裂声是指间断的“劈啪”、“咔咔”声,在前级电路中,应检查信号输入插头与插座、转换开关、电位器等是否接触不良,耦合电容有无虚焊、漏电等。后级放大电路应检查继电器触点是否氧化、输入耦合电容有无漏电或接触不良。另外,后级电路中的差分输入管或恒流管软击穿,也会产生类似电火花的“咔咔”噪声。
白噪声是指无规则的连续“沙沙”声,通常是由前、后级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级晶体管、场效应管或运放集成电路的性能不良产生的本底噪声,检修时,可用同规格的元件代换试之。
第五、失真故障是某放大级工作点偏移或功放推挽输出级工作不对称所致。检修时,可根据放大器输出功率与失真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具体的故障部位。
电子管放大器若失真的同时输出功率变小(音轻),应检查是否推挽功放中某一放大管衰老、工作点不对或输出变压器局部短路造成其工作不平衡;若失真的同时输出功率变大,多是负反馈电路中的电阻变值、电容失效或阴极自生偏压的旁路电容短路所致。
晶体管放大器若失真随着音量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应检查推动级某只晶体管的工作点是否偏移(通常发生在无保护电路的功放中)或反馈电路中的电容失真;若无论音量大小均有失真,则故障在前级放大电路,应检查各放大管的工作点有无偏移。
集成电路放大器的工作电压异常或功放集成电路内部损坏,也会造成失真(指无保护电路的机器)。
第六、啸叫故障是电路中存在自激所致,又分为低频啸叫和高频啸叫。
低频啸叫是指频率较低的“噗噗”或“嘟嘟”声,通常是由于电源滤波或退耦不良所致(在啸叫的同时往往还伴有交流声),应检查电源滤波电容、稳压器和退耦电容是否开路或失效,使电源内阻增大。功放集成电路性能不良,也会出现低频啸叫故障,此时集成电路的工作温度会很高。
高频啸叫的频率较高,通常是放大电路中高频消振电容失效或前级运放集成电路性能变差所致。可在后级放大电路的消振电容或退耦电容两端并接小电容来检查。另外,负反馈元件损坏、变值或脱焊时,也会引起高频正反馈而出现高频啸叫。 |